学位证书
课程优势与特色
免全国联考 在职学习
增加人脉资源 教育部承认的中外名校证书
教育部直属“211”院校 留服认证
首页 >> > 贾明:工商管理学科向“硬”科学演进之路

贾明:工商管理学科向“硬”科学演进之路

一、“软”科学vs.“硬”科学

科学研究是探究事物发展规律、构建因果关系、解释现实和预测未来的工具,其核心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分析、总结和归纳,形成能够解释因果关系的科学知识。当然,这类知识只是当前条件下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总结,并不能说这就是客观真理,其正确性和科学性则受到人类认知能力和范围的限制。

在探索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往往会运用各种科学研究的手段,采用受控实验的基本方法,即在控制潜在可能的影响因素的情况下,研究核心关注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以及构建理论解释机制;同时,通过实验方法获取数据、验证理论,并通过重复多次的实验来不断检验结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魏屹东和王保红,2011)。从这个角度来看,运用实验方法获取数据来检验理论形成科学知识的过程符合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因此具备“硬”的科学属性。“硬”科学的特点就是突出因果关系研究的可靠性,即能够通过可控实验获取验证和支持因果关系的数据,并且这些数据是可以重复的。基于这种手段所获得的科学知识能够更好地得到认可和传播,并能够有效地传承和延续下去。

如果所研究的对象不是客观世界,而是人以及由人所组成的组织,由于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的多变性,人类活动交互规律中的因果关系难以被明确识别,使得学者们难以按照可控实验的方式来开展对因果关系的探索。同时,受限于难以直接获得有关人类活动的客观数据等因素,使得研究的结论缺乏可靠的数据支撑,且难以在社会情景中被重复验证。以上原因都导致相关的研究成果缺乏科学性,形成了与“硬”科学相对应的“软”科学。“软”科学的特点包括科学性不够,研究得到的因果关系内在逻辑不明确,缺乏可重复的数据支撑因果关系(杜红亮和赵志耘,2010;潜伟等,2003),且经常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与科学研究结论相反或相违背的情况。当然,关于什么是“软”科学,学者们存在不同的理解。本文倾向于从科学性角度来进行界定,而不是从学科的内涵上来进行分类(赵刚等,2005)。

二、工商管理学科的“软”科学特征与发展趋势

结合前文分析,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组织的行为规律,而企业本身也是由人组成的,企业的行为规律也是由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所决定的。故而,工商管理研究的对象并不是没有感情的客观物质,这也直接决定了工商管理学科成为“软”科学。具体表现为:在工商管理学科领域充斥着大量的管理理论,被称为“理论丛林”(Koontz,1961)。即:同样的变量关系,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能够得到完全相反的解释;所构建的理论缺乏统一性和可重复性,体现为研究成果的引用和借鉴完全取决于研究者本人的偏好和需要,而没有科学的共识和标准。

近些年,工商管理学科的学者们逐步认识到上述问题,认为只有提高学科的“硬”度才能更加符合科学的“气质”。故而,在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式上,实证主义成为主流,即基于假设—推断型的科学研究模式在工商管理学科内被广泛推广。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企业调研和商业数据库等方式来收集数据,运用统计回归方法来检验变量间的关系,从而对学科的科学性演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总结来看,现在的工商管理学科依然存在一些典型的“软”科学问题。

三、“软”的工商管理学科研究存在的典型问题

“软”的工商管理学科研究所表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包括问题提炼、理论构建、方法选择、数据获取和结论应用等。

在问题提炼上:科学问题的提炼要通过观察各类现象来总结和把握现象背后的核心要点,从而形成科学问题。而工商管理学科研究关注的企业层面的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问题错综复杂,对其中概念的界定缺乏统一的认知,这就使得对科学问题的描述也存在“自说自话”的问题。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为例,不同学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不尽相同,这使得大家实际上所关注的维度和内容存在一定差异;相同表述的问题背后的实质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在理论构建上:理论是对因果关系符合逻辑的解释。在因果关系的产生上,即A影响B这个过程被称为作用机制,因此厘清这个机制是构建理论的关键。在自然科学领域,牛顿的力学三大定理构建起了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从这三大理论出发,就可以解释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众多物理现象和问题,所以这个机制的解释力是非常强大的。而在工商管理领域,对于变量间关系的解释机制是不确定的,对于A如何影响B,更多的是建立在猜测的基础上进行推断。例如:针对高管薪酬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这一问题,有的学者会假定薪酬高的高管更在乎社会声誉,从而更倾向于履行社会责任;而有的学者假定薪酬高的高管会更加关注企业绩效,因而会更少地履行社会责任。但是,薪酬高的高管到底是怎么样的高管,他们是怎样思考的,具备怎样的心理,我们无从得知,但这种“无共识”的理论构建恰恰充斥于工商管理学科之中。

在方法选择上: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核心是可控条件下的可重复实验研究,该方法的核心是控制所有可能影响因变量的因素而改变自变量的数值,以观察由此引发的因变量的变化情况,但这种理想化的实验方法在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是很难实现的。由于研究的对象是人或者组织,研究者很难去开展这种可控实验,大部分的研究还是非可控或者忽视可控性而开展的相关关系研究,并非因果关系研究。因果关系的研究在方法论上要求自变量必须在时间上先发生,但仅这一个要求就是很多工商管理研究无法达到的。怎么能在方法论上保证自变量一定比因变量先发生?例如,是先有高管的高薪酬还是先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这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明确。

在数据获取上:由于方法上的局限性,导致工商管理研究的数据难以被称为“干净”的研究因果关系的数据。因为这套数据中有许多不可控和不可观察的噪音交织,使得研究者即便通过计量分析得到显著的关系,这种关系也仅仅是相关关系,而难以将其轻易定论为因果关系。

在结论应用上:基于以上原因,“软”科学所得到的研究结论自然就难以被大家所共同接受,在学术界如此,在企业界亦是如此。现实生活中的反例是对工商管理学研究理论最大的打击,我们得到的管理学结论很难像自然科学中的牛顿力学定理那样得到广泛认可和普遍应用。工商管理学“百花齐放”的好处在于能够产生更多新的思想,而弊端则在于无法得到实践应用因而难以产生实质性的社会贡献。

四、工商管理学科向“硬”科学演进的路径

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向“硬”科学进阶是必然之路。因此,围绕以上典型问题,需要相应作出调整和转变。

在问题提炼上:提出管理学问题时,应首先清晰界定相应的概念和涵义,并与已有文献建立联系,从而使得所提出的问题具有延续性和可比性。一般而言,引用经典文献和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给出的概念定义更为可靠。如果需要对现有的概念进行修正,如完善概念的界定、进行维度划分等,则需要首先明确所参照的定义,在清晰描述现有概念界定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给出新的概念定义。当然,有时候所开展的研究的确具有前瞻性,所以需要构建全新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与已有相关概念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再给出新的概念定义,并明确其与已有相关概念的差异。

有了清晰的概念界定,再来描述研究的问题时就可以以此为参照基准。在描述管理学问题的时候,要重点关注问题的价值。所谓问题的价值,指研究这一问题是对现有研究所符合逻辑的延展,有助于完善已有的理论并丰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这就要在清晰掌握已有研究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去分析和发掘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矛盾的地方,如采用反常识模式(以往研究都认为A与B正相关,但真的是这样吗)、化解理论冲突模式(以往研究有的认为A与B正相关,有的认为A与B负相关,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填补空白模式(以往研究都关注A对B的影响,而忽略了C对B的影响)等,来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贾明,2021)。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文献导向的问题提出模式(literature driven)与我们通常所熟悉的现象驱动的问题提出模式(phenomenon driven)的出发点不同,但是殊途同归。我们往往习惯于关注一些独特的、有趣的中国管理现象,但是在构建研究问题时,还是需要运用国际视野去提炼这一现象背后的理论问题,对接已有文献,明确理论上的不足,而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Wang等,2021),从而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在理论构建上:关注微观机制,即从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于工商管理所关注的人和组织层面的问题,要深入“人心、人脑”,去分析心、脑这些更加微观的反应,由此来推导出个体行为的选择和交互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工商管理理论的微观基础。“入心入脑”是工商管理学科构建“硬”科学的必经之路。

所谓微观基础,强调组织层面所观察到的现象(如组织绩效、组织决策等)都是由组织中人的认知、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影响所决定的。例如,在考察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时,虽然在企业层面我们观察到提高高管薪酬带来了企业绩效的增加这一现象,但是背后的理论机制在于提高高管薪酬的相关政策直接影响到高管本人的心理和认知,从而影响到高管的行为(如更加勤勉工作),而高管的行为最后作用到企业上,表现为企业绩效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高管的“心理和大脑”起到微观层面决定性的作用。故而,我们在建构理论去解释A→B之间因果关系的过程中,要关注内在机制即A→M→B这一逻辑传递关系,特别是要把M这样一个中间机制逐步剥解到组织中的个体层面。这如同自然科学的研究不断探究微观机制的过程中,其结果是使得研究越来越关注构成物质的基础粒子单元。相应的,工商管理研究的微观基础也要类似地建立在“脑神经”之上。

在方法选择上:既然理论上要“入心入脑”,那么方法上就可以更为广泛地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来研究管理问题,大量地将心理学、经济学和生命科学的实验方法运用到管理学研究中,开展可控环境下的管理学实验研究。这方面的工作是当下的前沿热点,并且已经在许多研究中得到应用(Khadjavi,2016;Elliott等,2014)。

在验证因果关系微观机制的过程中,难点在于如何获得可靠的数据。在管理学研究中开展实验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也要注意研究结论的内部和外部可靠性。通常,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最大的好处在于可控性(对干扰因素的控制)高从而能够获得干净的因果关系,而具有较高的内部有效性(贾明,2021)。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高度控制,使得实验室环境区别于现实世界的真实企业环境,导致实验室中得到的结论不一定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印证。另外,现有管理学研究偏好通过收集真实的企业数据、运用回归方法来检验相关关系,这样得到的概念间的关系来源于实际数据,故而能够很好地概括已知世界的规律。但是,这种具备外部有效性的研究方法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说明这一关系是因果关系(例如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内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的分离是我们在管理学研究中经常纠结的一个问题。如何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是提高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科学性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这里有两个思路可以选择(贾明,2021):其一,采用客观数据与实验数据相结合的方式验证某一关系;其二,采用现场实验方法开展研究,即在真实的环境中开展实验(Bloom等,2015)。

在数据获取上:利用当前先进的科学仪器,我们可以用“硬”的科学设备去获取更加微观的数据,如运用面部表情分析软件获取表情和情绪数据(Qiao等,2021;Gong等,2020);运用眼动仪获取注意力数据(Sirois等,2018);运用脑电仪获取大脑活动数据等。这些先进仪器能够为推进“入心入脑”的研究提供技术和手段支持。从而可以深度推进交叉学科的研究,丰富本领域研究的问题和方法。例如,会计领域对投资者注意力的研究,组织行为领域对员工心理的研究,市场营销领域对消费者反应的研究等,都可以从“入心入脑”的角度入手,采用这些高科技设备去采集数据。实际上,营销和组织行为领域的“入心入脑”研究已经非常普及了,而在战略管理、公司治理和创新创业等领域则还没有深入开展相关研究。

在结论应用上:要把管理学研究的成果普及化。《哈佛商业评论》开展了相关工作,其刊发了很多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实践应用指导类论文。管理学学者要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核心是要把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中,产生社会效益。除了要关注自身的科研外,还要有意识地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服务企业和政府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体现工商管理研究产生社会价值的地方。要处理好管理研究和管理实践的关系:既不能把科研成果束之高阁,也不能与现实过于紧密,束缚于企业的实践而忽视了理论的前瞻性和独立性。

管理学学者处在理论与实践之间。从现实中发现有趣的现象、提炼出科学问题、构建微观基础层面的理论解释、建立因果关系,并运用先进手段获取微观数据来验证理论。据此得到的科学结论又反过来用于指导实践。理论在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又由于外部条件和内部环境的变化使得理论的适用性出现矛盾,进而又产生出新的科学问题。如此往复,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互促的螺旋式上升现象。伟大的管理思想来源于实践,但是高于实践。鉴于此,通过“硬”科学的路径,基于我国丰富的管理实践,必然产生伟大的服务于世界的管理思想,进而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综上,未来工商管理学科研究要向“硬”科学演进,就需要往两个方向延展:理论研究上“入心入脑”,实践应用上“进企进策”。


来源:贾明,财会月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