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零售管理硕士 | 国内学习 国际证书 |
国家承认 | 留服认证 |
在职学习 | 无需统考 |
学制两年 | 教育部直属院校 |
180亿押注欧洲!刘强东的国际化棋局与京东的欧洲新征程
在2025年7月31日,电商行业迎来一则重大消息。京东集团(9618.HK)发布公告,宣布其全资子公司JINGDONG Holding Germany GmbH将以每股4.60欧元的现金对价,收购CECONOMY的所有已发行及流通的不记名股份。根据CECONOMY目前4.85亿的总股本计算,此次交易估值高达22亿欧元,约合181亿元人民币,有望刷新中国电商企业在欧洲的并购金额纪录。
京东,作为中国电商领域的领军企业,2024全年营收达1588亿美元,约合1.15万亿元人民币。此次收购行动并非偶然,实则是京东在国际化战略上的关键一步。回顾过去,2023年京东便与CECONOMY进行过并购谈判,虽然当时未能达成一致,但足以显示京东对欧洲市场的浓厚兴趣与长远布局。经过两年的筹备与谋划,京东再度出手,志在必得。根据公告,交易完成后,CECONOMY将保持独立运营,同时能借助京东的数字化技术、全渠道零售经验以及强大的物流仓储体系,加速向欧洲领先的全渠道消费电子平台转型。
此次收购背后,是京东国际化战略的重大转型。在今年6月中旬的媒体分享会上,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明确指出,国际化是京东未来最为重要的战略方向之一,且摒弃传统跨境电商模式,全力打造本地化运营体系,涵盖本地基建、本地团队、本地采购和本地配送等完整生态。
然而,此次收购也面临着监管审查的挑战。上海市律师协会竞争与反垄断专业委员会委员陈元熹指出,经初步研判,本次交易在多个方面已达到欧盟相关监管标准。从申报要求看,交易各方的营业额规模已触及《欧盟并购条例》和《外国补贴条例》设定的申报门槛。在审查程序上,交易需履行两项关键义务,一是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经营者集中申报,二是接受外国补贴专项审查。只有在欧盟竞争委员会及德国联邦卡特尔局等机构审查通过后,交易才能正式生效、完成交割。要知道,欧盟《外国补贴条例》及其《实施条例》在2023年7月正式实施后,欧盟竞争委员会屡次依据该条例对中国企业在欧盟的并购投资、公共采购投标进行立案调查,这无疑给中国企业投资欧盟带来巨大挑战,构成了完整且严格的审查链条,任何一个环节受阻都可能导致交易延期甚至终止。Kai-Ulrich Deissner也透露,预计欧盟竞争监管机构将对京东收购计划展开审查,鉴于交易规模,相关审查预计将由欧盟主导,而非德国联邦卡特尔局。但他同时表示,与中国合作伙伴携手后,CECONOMY将有望加速增长,并获取领先技术。
尽管交易仍需通过监管审查,但从战略层面来看,这无疑是一场互利共赢的联姻。对于京东而言,收购CECONOMY意义重大,这绝非一次简单的资产并购,而是其打通欧洲市场的关键一步。零售专家、上海尚益咨询创始人胡春才表示,此次收购标志着中国零售企业向欧美实体商业领域的深度拓展。此前中国企业出海多以专卖店形式为主,而京东此次收购实体商超企业具有突破性意义。京东此前在欧洲影响力有限,收购成熟标的,既能快速获得市场准入,又能继承成熟运营体系,快速建立欧洲市场影响力。当前国内零售市场接近饱和,流量见顶,存量市场竞争加剧,实体零售和本地生活服务市场面临增长瓶颈,全球化布局已成为头部零售企业的必然选择。
京东通过此次收购,将获得CECONOMY在欧洲的庞大线下门店网络,这是其海外业务此前所欠缺的重要资源。CECONOMY的门店和仓库可转化为京东电商业务的前置仓,与京东国际供应链形成互补,有效缓解跨境物流时效慢、成本高的困境,助力京东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的零售体系,强化本地供应链能力。若交易顺利推进并实现成功整合,京东有望在欧洲市场开辟新局面,为自身发展注入新增长动力。
京东在国际化征程上持续探索与进取,此次对CECONOMY的收购行动,承载着其在欧洲市场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未来,随着交易的推进与整合工作的开展,京东能否成功将CECONOMY的资源与自身优势相结合,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并实现持续增长,值得业界持续关注。